Banner image
Categories

牆與磚

漫步在返回辦公室的路上,不自覺地循著每日必經的那條清幽小巷往前行。晴空漾著春暘的正午,二十三度的微風沿著眼前的一排兩層矮房輕輕拂來。我停下腳步,望著眼前的景象:為茂密枝葉漫過的水泥磚牆,牆角停著的破腳踏車,牆上不知掛了多久的舊式廣告畫報,還有那覆蓋了一半天空的杜鵑和綠蔭。斑駁的牆述說著老房子數十年前的故事:年邁的老人家在五歲時,是如何淘氣地在牆上畫出諸葛太郎?在十六歲時是如何在夜半三更翻牆而出去送情書?二十一歲迎娶那天,那牆上是怎麼掛著那串大紅鞭炮的?剝落的水泥露出一塊塊紅磚,每塊紅磚都象徵著第一代房子主人是如何希望為摯愛的家人,一塊塊築起這不僅只是遮風避雨的堡壘。

光是這些對這面牆上每塊磚頭的想像,便足以在我心中建構出生活在牆內那棟老房子裡,每個家庭成員精采的人生。我忽然望著這小巷,試圖回想自己當初是如何發現這條巷子的,以及思考為何每天都會不自覺地走這條路。於是,我明白了,就是那排老舊的兩層老房子,這一排迷人的圍牆,以及對圍牆上每塊磚無限的想像。

現實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在某些時刻經過某些地點,若氣氛對、光線好、心情佳,我們便會愛上那當下的感覺,甚至不自覺在日後常常造訪,期待體驗更多春夏秋冬晴雨冷暖的各種風情。

在虛擬世界裡,人與人的關係是那一塊塊的磚,層層疊疊築在一面面不同的牆上。無論是 facebook 的時間流,抑或是 pinterest 的瀑布磚,我們把自己喜愛的感受的討厭的生氣的,透過一塊塊的磚,築在那無限高的牆上。每個路過的,無論是認識的不認識的,都可以豎起拇指,在你的磚上按上一個讚,甚至轉貼複製你的磚,重新編排、組合,另覓基地築起自己專屬的牆。

 

因此我要問,是什麼樣的機制引起了怎麼樣的動機,讓人一而再再而三沿著那條迷人的小徑,造訪那不斷疊起的牆?

有人會說,牆的背後有台叫做 Big Data 巨資料的機器,可以不斷統計、分析、歸類、儲存,迅速運算並記得在怎樣的時間怎樣的情境下,每個「牆主」和每個「訪客」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內容,包含他是用什麼平台來看、每次看多久,通常習慣在哪些時間來看。甚至,可以知道他是在移動中還是在固定的場所觀看。接著,依照他的喜好和習慣,找到對的內容和內容提供者,在他習慣的時間和地點,透過對的平台,立刻築出他想看到的牆。

  

有人會說,或許牆就在那邊,是你自己愛看那面牆,自然而然就會天天造訪。其他人不見得愛老房子的斑駁,自然就會去覓新洋房的光鮮亮麗。因此,這是所謂「使用者經驗」和「UI 設計」的問題:同樣的內容,不同的呈現方式與表現手法,以及張貼、編輯、與分享的操作便利性,會影響使用者體驗與再次造訪的黏度。更有人說,是由於 SEO(關鍵字優化)做得好,讓我在第一次造訪時,讓搜尋引擎很容易引領我,找到通往那小巷的路口。

但真的僅僅只是這些機械化、自動化,或是完全取決於個人喜好與實體風格配對後的偶然意外(contingent)結果而已嗎?閉上眼,回想起我常造訪的那些牆,無論是虛擬的或真實的,認真去思考究竟什麼因素才是真真正正打到我的內心深處,讓我不自覺一而再再而三地造訪?

我的答案是:內容,也就是那道牆上每塊磚所連結的,發生在那房子裡每個成員的每段真實發生或存在於想像中的故事。因著那些故事,因著牆上每塊磚忠實的記錄與連結,呈現出一種令人無限想像目眩神迷的氛圍。在這樣的氛圍裡,你不再只是一個偶然路過的人,你和這一切你所愛的,你、圍牆、紅花與綠蔭、破腳踏車、舊畫報….融為一體,成就了一幅迷人的風景畫。在那當下,彷彿,你,一個不經意路過的人,也成了那故事的角色之一。

因此,Big Data 分析與處理、使用者介面、SEO….等等的技術,僅僅只是想盡辦法將人帶到那面牆面前的技術和策略而已,真正令人迷戀著的,便是牆上每塊磚的「內容」,以及那些內容所連結的故事。唯有精采有趣的、充實的、令人好奇的內容,才有辦法讓你不只看到牆的外表,而是牆背後所包覆著的,發生在那房子裡每個人的每段故事。

再度邁開腳步,我等不及回辦公室將方才看到的景象與思考「分享」給身邊的人。我想,若這樣的分享有價值,甚至繼續被轉貼散佈出去,那會是因為這篇文章的內容,以及在那陽光下,斑駁卻充滿故事的牆。

 

葉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