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本
實在應該說很幸運地,在早期的電視頻道上,第一次看《新天堂樂園》居然沒錯過最開頭這幕,因此有了最完整的感動。很難說這一幕的安排有多奇妙,畢竟就「功能」面來說,《新》劇將這段義大利西西里島 Giancaldo 小村午后的海濱風光,用來放片頭字卡用。但對我來說,這段其實是一個期盼、一個等待、一個不斷用回憶與時間之潮對抗的開始。一開始的海景前方其實是個陽臺,視覺焦點便是在陽台正中央那盆只有一個像是水仙的芽剛冒出來。上頭不時飄動入鏡的白窗簾暗示了這是個從室內看出去的窗景。而當鏡頭慢慢從海景往後退,果然落地窗出現了,然後繼續後退,很奇妙的出現了一盆水果,就當觀眾還在好奇那盆水果是做什麼的時候,主角托托母親的講話聲出現,最後,母親拿著電話筒從鏡頭右邊出現。
好像沒看過有什麼分析在談這一個長鏡頭的劇情構成。表面上從後退的過程不斷出現新的事物,最後在視覺右下角一名角色的背影破題入鏡的安排,比較常見於恐怖驚悚劇。但在《新》劇的片頭使用這樣的手法,一點也不違和,反而一開始靜謐的窗外海景,會讓觀眾期待等會出現的東西。就視覺語彙的運用來說,如果那只有邊角一株剛冒出綠芽、旁邊空無一物的盆栽,象徵了老播放師艾費多得死去與遺留下的愛,那眼前的大片海景,似乎是在期盼著漂泊的浪子,有早日回來的一天。
就因為這一個鏡頭對我來說印象太深,那看似緩慢無甚改變的畫面,視覺張力卻不亞於影片結尾那段不斷快速刷過激情的「漏網鏡頭」。於是,在思考《回首是藍天》一劇的開頭時,便決定用這樣不斷倒退的方式來「擠牙膏」,從一開始就吸引觀眾的注意。畢竟這樣後退的視覺經驗並非日常生活常見的,觀眾會期待兩旁不時會出現的劇情。
因此,從一開始定景、隔著玻璃窗拍攝〈藍天〉畫作開始,觀眾會好奇這到底是什麼,畢竟一開始出現的不是真實的景象,而是一幅畫。然後鏡頭慢慢往後推,劇中劇男主角(本劇音樂總監金大為飾演)從畫後方走出來,穿過畫前方,在畫面左側坐下,劇中劇女主角也幾乎同時出現,觀眾會發現原來剛剛那是一幅畫,而畫的前方是一對正在彈唱吉他的年輕男女。接著,一個男人的肩上背影從鏡頭右方入鏡,攝影機停止後退。
直到此時,看起來似乎是本劇劇情開始進行:一個男人站在咖啡廳外,一開始看著那幅畫,接著看著咖啡廳裡那對無憂無慮彈唱的年輕男女。但此時某人喊了聲「卡!」,伸手拍拍男人肩膀,同時咖啡廳裡的歌聲也停止,那男人從左方往咖啡廳裡走去,吆喝著劇組人員作調整。此時觀眾才發現,這一個長鏡頭原來是個像是在拍 MV 的劇中劇。
其實這個往後退的開頭是從一開始寫劇本時就決定的鏡頭語彙,但一直到很後面才確定劇中劇的內容。原因是一開始在寫的時候都是以「怎樣才會看起來合理、順」的方式去鋪陳,但不管怎麼安排都有無法解決的矛盾。我們四個編劇,包含我、副導、攝影 BK、製片睿,為了這個鏡頭應該碰面討論了有五六次,每回都絞盡腦汁想梗。最後,我們從這整齣戲前段想傳達的意象出發,才完整解決該解決的問題,放下該忽略的矛盾。
在這一開頭,我們希望能呈現主角 Michael 與劇組人員格格不入的感覺。包含他似乎對咖啡廳裡的〈藍天〉畫作(本片美術總監意宗繪製)特別有感覺,似乎畫裡的藍天勾起了他的回憶。因此從一開始鏡頭停留在畫上,象徵 Michael 呆望那幅畫出神到連導演喊卡都無動於衷。劇中劇暫停拍攝後,導演開始對那幅畫的藍色嫌東嫌西,Michael 回頭表示錯愕,然後抬頭看天,發現,為何與窗裡那幅畫的天空相比,眼前天空的顏色並不是記憶中的藍?
這裡就開始帶出本劇的另一個主題:窗外。我期望能在本劇中,以「窗裡」和「窗外」分別代表「過去」與「現在」、「回憶」與「現實」。所以這一開始的口白,就帶出來一種矛盾感,讓這第一個「回首」,能帶出某種困惑、矛盾、過往回憶與現今世界的糾結。
同樣的後退、同樣的構圖與鏡位安排,在本劇中出現了三次。第二次用在後來主角回附中找到了四十多年前勇敢做出選擇的起點。在那一幕中,窗裡並不是那幅畫,而是年輕時的主角小 Mi,這象徵了過去的藍天,其實指的就是自己。因此在回顧這一切後,鏡頭後退,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相遇,Michael 看著當年的自己,在窗內看著窗外無比廣闊的藍天。Michael 再次「回首」,彷彿,也看到了同一片天空。
在最後的最後,同一個鏡頭,同一個構圖,但這第三次攝影機不後退了。劇中劇散場,咖啡廳空無一人,剩下的,只有那幅畫作。當鏡頭跳至 Michael 身後時,這時候的 Michael 不再需要「回首」看向「窗裡」的藍天......
因為,因為多年前已經作出選擇的他,此時已能毫無羈絆地,昂首自在面對自己的選擇。因為,他已經從當年那個坐在窗裡的自己,沿著漫長的林中小徑,來到了窗外。